轮胎式起重机使用时的防护措施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具体内容:
作业前防护
场地检查:作业前要对起重机作业场地进行***检查,确保地面坚实、平整,坡度不超过规定值,避免在松软、泥泞或有障碍物的场地作业,以防起重机倾斜或发生碰撞。对于可能存在的坑洼、沟渠等,要提前进行填平或标识。
车辆检查:对轮胎式起重机进行***的技术检查,包括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有无磨损和破损,起重臂、支腿等结构件有无变形、裂纹,各连接部位的螺栓是否紧固。检查液压系统有无泄漏,各操作手柄、踏板是否灵活有效,制动装置是否可靠,安全装置如限位器、报警器等是否完好且能正常工作。
人员防护装备配备: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穿好防滑、耐磨的工作鞋,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如对讲机等,确保与指挥人员和其他作业人员能够有效沟通。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作业时,还应配备照明设备。
作业中防护
支腿操作防护:在起重机作业前,必须将支腿全部伸出并牢固支撑在地面上,支腿下要垫上足够面积的垫板,防止支腿下沉。在支腿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先伸水平支腿,再伸垂直支腿,回缩时顺序相反。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支腿的动作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
起重臂操作防护:起重臂的伸缩和变幅操作要平稳,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在起重臂伸出或缩回时,要注意观察起重臂的长度和角度,确保不超过起重机的额定工作范围。同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防止起重臂与建筑物、电线等障碍物发生碰撞。
吊装作业防护:起吊重物时,要确保重物的重心与吊钩垂直,避免斜拉、歪吊。起吊前要进行试吊,将重物吊起离地面一定高度(一般为200-300毫米)后,停留片刻,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装置的可靠性以及重物的绑扎情况等,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在吊装过程中,要保持重物的平稳,避免晃动和摆动。
电气系统防护:避免起重机的电气设备受到水淋、受潮,防止电气短路和漏电事故。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的绝缘情况,如有破损、老化等情况要及时更换。在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如发现电气系统有异常气味、火花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恶劣天气防护:在风速超过规定值时,应停止作业,并将起重臂缩回、放下,固定好起重机。在雨天作业时,要注意防滑,避免起重机在行驶或作业过程中发生侧滑。在高温天气下作业,要注意起重机的散热,防止液压系统油温过高,影响起重机的性能和安全。
作业后防护
设备清理与保养: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起重机上的杂物、油污和灰尘,对起重机进行***的检查和保养。对各润滑部位进行润滑,检查各部件的磨损情况,如有磨损严重的部件要及时更换。
起重臂和支腿复位:将起重臂缩回至最小长度,将支腿收回并固定好,关闭起重机的电源和各种阀门。
停放场地选择:将起重机停放在***的安全位置,避免停放在影响其他车辆和人员通行的地方。停放场地要平坦、坚实,远离火源、水源和易燃、易爆物品。
分享轮胎式起重机使用过程中,如何应对突发的安全状况?详细介绍轮胎式起重机的操作规程轮胎式起重机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有哪些?